你是否感觉自己一直深陷“打工者心态”的恶性循环,即通过希望付出一段又一段的单位时间,来换取线性的短期回报。
其实想法挺单纯的,甚至有点低幼,怎么讲,幼儿园级别的。
此类想法的底层思路很简单:
我要赚钱,所以钱是唯一重要的事,所以我只需要每隔一段周期,获取固定的回报就可以了。
在大脑的任务设定端,这个目的是能够被完美执行的,所以人能够被满足。
但背后由此产生了一个更大的问题:既然这回报是定期的、线性的、可能还是定额的,那这段回报的成长性在哪里?
我得到了当下的回报,是短期利益。
但从长期来看,我是输的。输掉了回报的成长性,输掉了未来的潜力。
这对HR来说,也是很典型的“短工诅咒”。
我越需要钱,就越要用更多的单位时间赚钱,我一旦用了更多的单位时间赚更多的钱,那就失去了未来赚大钱的可能性。
获得稳定的线性回报,是以牺牲非线性回报为代价的。
在刚进入HR行业时,最后悔的一件事,是太多时间拿去刷简历。
每天疯狂的看简历,邀请面试,和应聘者聊得开心,但当时的我是意识不到这个局限的。
因为我没有考虑一件事的回报模型,即我做一件事的根本逻辑是什么?本质是什么?
大多数HR,一直都被传统六大模块死死绑住,并且是完全自愿的。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,与科技的发展,现如今越来越不吃香了!
企业在招聘HR专员时,更愿意青睐经验薄弱的应届生,而不是有了4-5年“基础”经验的HR。只因为一个原因,性价比。
而HRBP/COE/SSC三支柱模型的HR们呢,躺着不动都被各大企业拿高薪争着挖墙脚!
HRBP不但需要掌握传统HR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外,更需要对业务的洞察力,也就是商业意识。HRBP在具有战略上的超前意识的同时,更应该优化企业内部的工作流程,用更贴近业务部门思维的方式,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种种问题。
BP虽火,但HR们仍然有很多困惑:
HRBP的工作到底跟以前有什么区别?
为什么总是感觉HR融入不到业务管理中?
为什么HR的很多工作给业务部门带来负担?
这些问题的背后,其实反映的是HRBP对自身的角色和定位不清、对业务发展的影响力不足、对工作成果的边界定义模糊等问题。
本文来自源互联网,仅供阅读,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立即与我们联系!我们将及时删除。